忆黄河雨林工地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869次    发布时间:2017/10/25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被中华儿女称为“母亲河”。作为一位从关中平原走出来的水利人,我与黄河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自97年大学毕业至今,治河护河、修坝筑堤,已和黄河、渭河打了20年交道,而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毕业后的第一个工地——黄河雨林工地。在那里,艰苦的工地生活锻炼了我,黄河的魅力吸引了我,使我对黄河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工地初印象

黄河雨林工地位于大荔县赵渡乡雨林村的黄河滩地上,黄河滩地多土肥,沿岸人口稀少,当地农民主要靠种瓜致富。记得那是97年的10月,王国超处长安排我们四人上工地打前站,一名司机、两名后勤,我是唯一的技术员。带着对新工地的憧憬和期待,我与他们坐着一辆5吨自卸汽车到了工地,可现实总是无情地击碎所有年少无知的幻想,当我在渐渐落下的天幕中跳下车时,映入眼帘的不是“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只有“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的萧条。

环顾四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面前咆哮的黄河和在夕阳的余辉中渐渐变得模糊的树影。晚上睡哪里?怎么睡?瞬时占据了我整个大脑,所有的热情也随着太阳的落下消散无几。最后经过大家讨论,搭活动房已来不及,晚上睡车厢,明天着手搭建活动房。接下来,我们四个人用了1个多小时把满满一车活动房搭建材料卸下来,在车厢里铺上彩条布,铺好被褥准备睡觉。我累得准备倒头就睡,这时其中年龄稍长一点的说:“还没搭好,车厢上面还要盖上。”我说天气晴着不用,他说必须盖,不信明早见分晓。就这样我们几个在车厢里有说有笑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我起的最早,猛一起身头撞在彩条布上,听见哗啦啦的流水声,我猛然明白:黄河滩夜里露水重,不盖彩条布可能被子全湿啦。

工地初体味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分头行动。他们三个去大荔县城采购东西,我负责与就近找来的6个民工在工地搭建活动房。啃了两个干烧饼,我就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的活动房搭建工作,由于大家缺乏经验,一天下来7个人忙的腰酸背疼,却只完成骨架搭建和侧板安装,整个顶板还都没安装。黄河滩的天说变就变,晚上狂风大作,风带着哨子疯狂地冲击着我们的“家”,活动房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在肆虐的狂风中一会儿向这边斜,一会儿向那边斜,咔咔直响、摇摇欲坠。我孤零零地呆在荒滩上,一会儿缩到墙角避风,一会儿扶扶活动房,既冷又饿,无处躲避,冷风就像一枚枚钢针直插心底,回想自己寒窗十几年,到头来却还要受这样的罪,心里五味杂陈,别提啥滋味。

一直等到晚上十点,总算盼回了他们几个,顺便带回几个硬邦邦的烧饼和两瓶饮料,我狼吞虎咽的吃完三个烧饼,喝光饮料。肚子总算填饱了,睡觉再一次成为问题,活动房没搭好,风大车厢里没法睡。其中两个人建议在驾驶室坐着凑合一晚,另一个指着远处的破房子对我说:“我刚经过看到前边那里有个羊圈,里面有几间破房,咱俩不如去那,总比窝在驾驶室舒服。”我一听顾不得羊圈里又脏又臭,直接举双手同意。于是,我们拿过两张床板,架上四个床架,两床被褥,在漆黑的夜晚,抬着这近二百斤的临时睡铺,在旋耕机翻得疏松的耕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向前挪动,脚下时不时还打个踉跄,床板把手磨得生疼,眼睛被风沙迷的睁不开眼,五六百米的路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至今我始终认为这是我走过的最长的一段路,长得足以让我铭记一生,让我回味一生。羊圈虽然条件差,但总是个房子,那一夜我睡的特别香,也许是累吧。

初到工地的这两天是我对雨林工地印象最深的两天,一生难忘。直到现在与儿子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说的最多的仍是这两天发生的事。

工地苦乐汇

经历过最初的憧憬与失落,迷茫与成长,才算真正进入了工地生活,才算真正完成了成长的蜕变。工地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有寒冬酷暑的考验,有苦中作乐的轻松,有攻坚克难后的喜悦……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黄河滩施工,最大的困难是照明,黄河滩没电,晚上照明靠汽灯,人要不停的打气保持照明,我记得当时我们负责打气老王每晚上催促所有人赶紧洗漱,有人经常戏谑“老王没气啦!”,大家听到哈哈大笑;另外就是住宿问题,那时大家住在一个大活动房里,中间没有间隔,地上、床上由于风沙大常常铺着一层黄土,洗澡又没有条件。一群男人的臭汗味、脚臭味伴着沙土的呛鼻味充满整个房间,晚上呼噜声、梦话声、咬牙声……此起彼伏,睡觉轻的人经常休息不好;吃饭也是黄河滩一大难事,黄河滩风多土大,吃饭经常是就着沙土一块下咽,记得有一次风把整个灶房屋顶掀翻,根本没法做饭,王国超处长只好带大家到朝邑街道去吃饭。

那时工地上除了吃住不便,由于施工机械落后,工作也很艰辛。工程设备里面没有空调,冬天还好过些,只要干活就不觉得冷,可一到夏天,光着膀子在驾驶室里,汗还是把裤子浸的湿透。但那时大家在一起干活特别有劲,热热闹闹,也不觉得累,每天任务都是超额完成,完不成任务就推迟下班,经常不能按时吃饭。虽然王国超处长一再强调:活要干,饭也要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求大家以后吃饭一定要按时按点,但大家依旧乐此不疲,互相暗暗较劲,比技术、比进度。推土机司机周松军师傅平坝技术一流,平整度误差在1厘米以内,人送外号秦东第一铲。技术员王云武每天在工地辛苦一天,临睡前都要拿同一本书看,边看边会心的微笑,旁边的胡氏很纳闷,有一次胡氏终于发现秘密,原来书里面夹着女朋友的照片,云武睡前总要看看才能甜蜜的入睡,真是再苦都有乐。就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项目部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拼劲,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能打硬仗,特别能战斗”的三特精神,不但提前完工,还把雨林工地打造成了当时黄河上的样板工程。

变化与思考

二十年过去了,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变化翻天覆地。现在的项目部住的是铺地砖,做吊顶的现代化板房,项目部内设施齐全,不要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曾经不敢奢望的空调、电视、网络、娱乐室、洗澡间都一应俱全,这些都是一代代陕水人奋斗的成果,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里除了没有都市的繁华和家人的陪伴,什么都不缺,但却缺少了一种精神——吃苦精神。那时,我们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的三特精神看做水利施工人的优秀传统,唱得很响很亮,现在虽然物质丰富了,但精神却衰退了。

今天,我再一次提到雨林工地的那段经历,就是想说:现在社会,我们除了追求物质的丰足和身体的康健,更要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只有始终不忘我们的“三特精神”,始终贯穿我们的“三特精神”,才能不断地将企业做大做强,使我们的企业成为新一代水利施工人的骄傲。

·上一篇:阅历十七年  成长之我见
·下一篇: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4 www.sweg1977.com  陕ICP备000000号-1
客服电话:029-89101580 联系人:029-8525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