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建
好运气从哪里来
点击次数:20304次    发布时间:2016/4/13

        运气不可掌控——多少人对此心有感慨。晚晴重臣曾国藩,一介书生,只考了三次就如愿考中进士,比起左宗棠,运气实在太好;十年京官,从小小翰林做到二品大员,运气没得说;十年戎马生涯,能够干成权倾一时的封疆大吏,运气当然好;始终得到朝廷信任,死后身获殊荣,流芳百世,运气太好了。
        可是,他的好运气是怎么来的呢?
        边干边学——曾国藩是个文官、京官,没有军旅经历,也没有进过军校。但是,他没有借口专业不对路,也没有要求先培训,就接受了朝廷的任务,组建起一支军队,最终凭着这支队伍打败了敌人。这期间,他是边干边学。向历史学,学到了戚继光的治兵之法;向身边人学,得到了诸如左宗棠等能人的指点,悟出了李续宾带兵的“浑”字诀,尽管曾经屡战屡败,但实践出真知,时间一长运气就好了。
        边干边筹——曾国藩组建湘军时,朝廷没有经费,士兵吃饭、发饷,购买武器,钱从哪里来?只能自己想办法。他没有退缩,军费边干边筹;打出几个胜仗,让朝廷觉得可以依靠,然后争取各地支持。即便不能按时发出饷钱,他也能想办法做通湘军的思想工作,使湘军保持战斗力,运气就来了。
        边干边等——曾国藩出山时只是一个在籍侍郎,没有实职。征兵筹饷、提拔将领,没有权力,办事极难,人心不附。但他没有犹豫,而是边干边等。慢慢地,他做出了成绩,但他不争名不争利,以大局为重,在隐忍中崛起。这一等就是七年,最终,等来的是朝廷的信赖与支持。
        边干边聚——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孤家寡人一个,兵谁来带?事谁来干?他深知“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但他没有等待,人才边干边聚。先是找自己熟悉的朋友,做他们的工作;后来只要听说谁有才,要么写信并附路费邀请他加盟,要么找机会登门拜访,要么请朋友推荐,总之是费尽心机。刚开始两三个,慢慢地十几个、几十个。一边等待人才进来,一边自己着手培养。多少白面书生、农家少年,在他的训练培养下脱颖而出,从中下层军官一跃成长为高级将领。干事创业就得有人气,人气旺了,运气就好了。
        有道是,运气来了,连门板都挡不住。
        曾国藩多次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另一种表达。因此,曾国藩借用了孔门四科的说法:德行、言语、文学、政事,作为对当官者自身的要求。而对于这四科,曾国藩用“磨砺”二字概括。运气绝不会青睐蠢、笨、懒者,曾国藩一生勤学、勤政、勤悟,自省、自概、自修,但他知道,这些道德修养,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去磨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他能从洋人精良的技术那里悟出一个哲理:“其铜铁、树木等,一经洋人琢磨成器,遂尔精曜夺目。因思天下凡物加倍磨治,皆能变换本质,别生精彩,何况人之于学,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一何患不变化气质,超凡入圣?”同样是铜铁树木,为什么洋人做成的东西就光彩夺目,精巧耐用?不外“磨砺”或“琢磨”二字。人也一样,只要肯磨砺自己,舍得吃苦,舍得用功,一样能把自己磨砺发光。遇事做老爷,工作图轻松,生活图舒适,再好的人才都会变成铁锈朽木,再好的机会都会白白流失。曾国藩将实践中的磨砺,看成是把握成功机会的基石,继而化作了强大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内在的千钧之力,让自己一步步迈向成功。
        一句话,好运气是干出来的。悟出了这一点,才算悟出了曾国藩智慧的真谛,才能化作行动。

·上一篇:念好群众工作“十字经”
·下一篇:让工匠精神释放时代光彩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All right reseverd.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景路中段202号  邮编:710018
电话:029-89101580  传真:029-89101580  技术支持:佳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