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建
【青年工作】 习近平演讲为何“走心” 3个特点打动人
点击次数:23133次    发布时间:2014/12/25

习近平演讲为何“走心” 3个特点打动人
2014-12-25   来源: admin   浏览次数:261【字体: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
      ——摘自习近平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
      演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在11月10日举行的APEC欢迎宴会上,习近平说,“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觉舒适一点。”语气幽默,充满生活气息,一下子拉近了与参会者的距离。
在重大外交活动中,习近平都会以演讲的方式,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态度。其演讲特点可亲可敬又沉稳大气,善于打比喻、讲故事,内容“接地气”、风格真性情。
      特点一:接地气
      一位优秀的演讲者善于拉近与聆听者之间的距离。
      习近平的演讲就具有这样的效果。他经常采用比喻和一些极具生活气息的表达,让人们能够听得懂,记得住。这些很“接地气”的大众语言轻松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在今年3月27日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引用拿破仑的话,巧妙地将中国比喻成一头睡醒的狮子。他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议会大厦的演讲一开始,习近平就微笑着说,“这是我第五次踏上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澳洲大陆。1988年以来,我访问过除塔斯马尼亚州之外的五个州和两个地区,对澳大利亚有着美好的回忆。”短短两句生活味十足的话,习近平就拉近了自己与澳洲人民的距离,难怪会被澳大利亚媒体誉为“最了解澳大利亚的中国领导人”。
      当谈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忧虑时,习近平风趣地说,“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
     “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的讲话质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觉到了另外一种力量。
      特点二:讲故事
      形成共鸣的故事,往往能够直达听众心灵。
      2012年2月15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美国时,在华盛顿一次演讲中讲到了一个故事。习近平说,1992年春天,我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工作时,从报纸上看到一篇《啊!鼓岭》的文章,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对中国一个叫“鼓岭”的地方充满眷念与向往,渴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的故事。
     “1992年8月,我和加德纳夫人见了面,并安排她去看了丈夫在世时曾念念不忘的鼓岭。那天鼓岭有9位年届90高龄的加德纳儿时的玩伴,同加德纳夫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往事,令她欣喜不已。加德纳夫人激动地说,丈夫的遗愿终于实现了,美丽的鼓岭和热情的中国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纳为什么那样深深地眷恋着中国。我相信,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中美两国人民中间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厚植中美互利合作最坚实的民意基础。”习近平用一个故事拉近了中美民众之间的距离。
      2014年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议会大厦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到了一则澳大利亚孩子给他写信的故事。
     “来之前不久,我和夫人收到了塔斯马尼亚州斯科奇—欧克伯恩学校16名可爱的小学生的来信,他们在信中描绘了那里的独特物产和美丽风光,特别提到了塔胡恩空中栈道、大峡谷,当然还有‘塔斯马尼亚恶魔’,还说如果去大峡谷的话还有可能捡到美丽的孔雀羽毛。这让我充满了好奇。”
     “我期待着明天的塔斯马尼亚州之行,期待着同这些孩子见面。”一段展现真情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一个亲切的“习大大”。
      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还特别提到了马克林教授——一位中澳友谊发展的见证者。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格里菲斯大学的马克林教授。1964年,马克林教授首次赴华任教。半个多世纪来,马克林教授6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亚和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
    “今年9月,马克林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我要对你及众多澳大利亚人士为中澳友好作出的贡献,表示诚挚的谢意!”全场掌声雷动。
演讲结束后,一位前来旁听的当地人本杰明对媒体说,“习主席的演讲很精彩,他特别提到了马克林教授,一个普通的澳大利亚人和有关他的这么多细节,我听着很感动。”
       特点三:充满自信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也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后,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和在刚果国会演讲时,习近平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显得温和、放松和自如,演讲中也加进了不少自己当场的思考和发挥,并与听众现场互动。自信从容,习近平展现的新风格,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信从容是一位出色的演讲者所必备的品质。
      这种风格在之后的演讲中俯首可拾。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表示,“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
       当他平和地宣布,“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舆论分析认为,这再次彰显了中国的引领作用。
      在2014年11月15日出席G20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满怀自信地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势头”,“作为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主办国,中国愿意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
      有评论说,习近平的发言自信沉稳,从中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中国的自信心增强了,在国际上发声的“底气”也更足了。

·上一篇:【青年工作】 习近平演讲为何“走心” 3
·下一篇:【青年工作】 十八大报告全文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All right reseverd.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景路中段202号  邮编:710018
电话:029-89101580  传真:029-89101580  技术支持:佳豪网络